案例展示
位置: 主页 > 案例展示

安徽亳州35KV架空线路故障查找

  2025年3月,安徽亳州利辛县的一条35KV架空输电线路突发故障,导致沿线多个变电站失去电力供应。这条线路全长7公里,采用了“架空线+入地电缆”的混合结构,全线共架设了26基铁塔,穿越农田、沟渠和居民区,环境较为复杂。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武汉凯迪正大技术公司迅速派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前往现场驰援。他们携带了KDJK-10A架空线路故障定位仪和绝缘电阻测试仪等电缆故障检测设备,立即展开了故障排查工作。经过数小时的精心排查,技术团队精准地锁定了第19号铁塔上的避雷器击穿故障。

  这条事发线路是利辛县的主干供电线路,其特殊的混合结构给故障排查带来了诸多挑战。架空线缆与入地电缆的交织,形成了复杂的电磁信号传输环境。而26基铁塔中,有多基铁塔跨越了农田和沟渠,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故障定位的难度。

  技术团队到达现场后,首先对整个线路进行了全段的绝缘检测。检测结果显示,B相的绝缘电阻值为0,这表明线路存在严重的接地故障。由于线路中包含多段入地电缆,传统的分段摇测法效率低,且电缆的屏蔽层可能会掩盖故障点的反射波信号,使得排查工作更加复杂。经过深入的技术分析,技术团队决定使用KDJK-10A故障定位仪向线路注入检测信号。在19号铁塔处,他们终于捕捉到了信号,并锁定了故障点就在该铁塔的避雷器上。

  现场勘查发现,第19号铁塔的避雷器表面存在裂纹,内部的氧化锌阀片因长期过电压已经完全击穿,且放电通道上留下了明显的拉弧痕迹。技术人员分析认为,持续的局部放电导致了避雷器绝缘层的碳化,最终引发了贯穿性的接地故障。在更换了新的避雷器后,B相的绝缘电阻值恢复到了20GΩ,线路恢复正常。

  避雷器的失效有多重诱因:长期运行老化使得阀片受潮后非线性系数下降,泄漏电流增大;近期雷雨天气引发的多次冲击闪络加速了绝缘的劣化;避雷器与导线连接处未安装应力锥,机械振动导致密封破损;线路途经水稻田区域,夜间高湿度环境加剧了避雷器表面的凝露,形成了沿面放电通道,最终触发了贯穿性的击穿。

  本次故障的成功处置,充分展现了凯迪正大技术团队在复杂电网环境下的深度诊断能力。他们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查找技术,有效克服了混合线路的信号干扰难题,为顺利快速查找故障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凯迪正大提供各种交接试验、预防性试验、高低压电气试验、电缆故障查找、电力运维等工程服务。公司凭借齐全的设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24小时联系电话:15827263478。


微信图片_20250319084502.jpg

微信图片_20250319092938.jpg

微信图片_20250319094524.jpg